残余应力的存在,一方面使工件会降低强度,工件在制造时产生变形和开裂等工艺缺陷。另一方面工件在制造使用后会慢慢的降低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,焊接处锈蚀,腐蚀加重,从而造成使用中的质量问题,因此残余应力的消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。
振动时效(VSR)就是在激振设备周期性——激振力的作用下在某一频率使金属构件共振,形成的动应力使构件在半小时内进行数万次较大振幅的亚共振振动,使其内部残余应力叠加,达到一定数值后,在应力集中处,会超过屈服极限而产生微小的塑性变形,降低该处残余应力,并强化金属基体;而后振动在其余应力集中部分产生同样作用,直至不能引起任何部分塑性变形为止,从而使构件内残余应力降低和重新分布,处于平衡状态,提高材料的强度。构件在后序安装使用中,因不再处于共振状态,不承受比共振力更大外力作用,振后构件不会出现应力变形。
工作条件振动时效设备工作的条件
1、环境温度
2、控制箱0~+40℃。
3、电机-20~+40℃.
4、相对湿度≤80%。
5、海拔不超过15000m
6、电源电压220v±10%
7、按点升或降按钮时,电机转速应升或降1r/min
8、装置所有转动部分应灵活,无停滞现象,无异常噪声
9、紧固件应牢固无松动
10、轴承应密封防尘,润滑脂应清净
11、控制箱及电机内无异物,无油污等
12、装置表面油漆应干燥无污损、碰坏、裂痕等现象
13、装置空载时,噪声值应补大于85db(A)
14、振动时效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,次大修期不少于500h
振动装置与其他两种老化方法一样,通过物理效果处理残余应力的释放。残余应力的消除只是微观概念,其原理只能用微观原理理论解释,所以肉眼无法观察残余应力是否被消除,消除了多少。
从金属物理的角度来看,振荡时效的过程本质上是金属材料中晶体位错运动、增殖、堵塞和纠缠的过程。由于金属材料中存在位错,交叉应力和内部残余应力相互叠加,在应力较高的区域可以发生位错滑移,产生较小的塑性变形。滑动在一个方向上被线性识别。当微观应变被识别为宏观量时,金属排列中残余应力较大的地方的位错堆积可以被交替打开,一些较大的残余应力可以被释放,使构件的宏观内应力松弛,残余应力的峰值降低,改变了构件原有的应力场,终使构件的残余应力降低并重新分散,以便较低的应力达到平衡。位错堆积后,位错运动受阻,然后基体得到强化,构件的抗变形能力提高,构件的尺寸精度趋于稳定。
热时效存在着能耗大、本钱高、资料机械功能下降、大工件等弊端;天然时效时间长,功率低,仅能使应力消除2 %~10 %等弱点。在很多国家60年代开始研讨采用振荡时效来消除金属工件内剩余应力。跟着研讨的深化,振荡时效工艺技术便发生并不断改进。振荡时效工艺,国外称为“VSR”办法,是利用共振原理下降和均化金属结构内部剩余应力,获得结构尺度精度稳定的一种新技术,其特色可取代传统的热时效和天然时效工艺。
河南新乡时效振动仪传感器配件,振动消除应力设备
更新时间:2023-11-01 12:20:19
价格
¥12800
起批量
≥ 1件
供应商
济南九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
所在地
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136号317室